——访农一电子商务(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兴林
农药电商是2014年行业内最高频词汇。2015年,农药电商竞争局面还会进一步加剧。面对电商的蓬勃发展,也出现了很多质疑和不和谐的声音:许多生产企业认为现在做农药电商还为时过早,条件不成熟,会成为“炮灰”;很多经销商面对突如其来的改变无所适从,觉得农药电商就是革了他们的命;也有人质疑,农药电商终究只是空中楼阁,不可能会真正的让农民受益。面对各界的重重质疑,王兴林说:农药电商是未来农药营销、服务创新的必经之路,过度解读会导致大家对农药电商有所误解,经销商渠道会长期存在,只是会在互联网浪潮中经历一轮洗牌,农药电商必然会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利益。
过度解读导致误解
王兴林认为,农药电商给传统农药销售渠道带来恐慌,很多人都觉得是电商导致大部分经销商做不下去,但电商是一种农药行业营销、服务多元化的体现,不可能颠覆传统渠道,更不能说是一场革命,农药市场很大,需要一些个性化的销售和服务手段。
电商是一种形式,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其成交量会呈爆发式发展,但绝对达不到100%的程度。阿里巴巴和京东商城是电商领域巨头,尽管他们销量非常大,但也达不到让商超都关门的程度,只是将部分专卖店变成了体验店。电商是一个趋势,未来销量会逐渐放大,拥抱互联网的人会越来越多,随着我们在互联网技术上的发展会让用户购买更便捷,通过电商来实现快速的交易,感受到更快捷和准确的服务,这个趋势本身没有问题,但是过度的解读是有问题的。
电商对传统渠道的确冲击很大,在当前农药市场我们也能看到这样一个现实:经销商数量在不断减少,单一经销商体量增大。我觉得这主要是因为农药市场的总量相对稳定,肯定会有一部分经销商会被淘汰,率先拥抱互联网的经销商必定能长期存在下去,先入为主的这些人会越来越大。所以现在核心还是在于普及互联网知识、把这个农资的电商或者说农村电商先从观念上接受。
电商可使多方受益
电商本身是个好事情,其最大的优势是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让利于农民,只有农民受益形成购买,企业和终端才有更多的利润可言。当前企业的主要任务是让农民认识并了解农药电商,同时还要联手终端引导他们去积极体验。
种子、化肥、农药是农村三大农资消费品,传统的“厂家-经销商-零售商”批零销售模式使农资消费品到农民手中价格提高很多,同时有些地方或有些产品因中间环节过多也会被零售商抱怨利润太低。近些年农药企业一直在探索既能让农民受益还能不损害终端的销售模式:一方面压缩渠道距离缩减渠道成本,但是压缩渠道成本并不是不要渠道,可以通过对终端零售商的改造,使其变成产品的体验店;另一方面要积极向农民宣传电商的优势,农民受限于知识相对落后,对网络这个虚拟世界还存在信任问题,如果在这个县里面没有一个实体店、没有个一个工作站,农民还不知道能不能相信,我觉得终端零售店是不可能取消的。
在农村未来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买的问题,一个是卖的问题。我们现在探索如何解决买的问题,通过电商、代购等形式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就像山西的果代,就是帮农民代卖果子,包括代买奶粉、海外代购等等形式。我们想把这种方式嫁接到农资产品领域,通过一些比较先进的农民来引导更多的农民去网上购买农资产品。
电商不是恶意竞争
王兴林说,农一网自上线以来,受到同行的质疑,很多人都觉得我们是在恶意竞争,以低价吸引眼球,甚至赔钱赚吆喝。
互联网最重要的是速度,作为国内农药电商的开创者,我们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面对农药电商这个空白市场,我们一直试图将先进的电商模式引进来,再结合农药产品特点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农药电商模式。我们一直在努力,要想形成行业成型的农药电商模式,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索。
按照当前大部分企业的思路去做市场,规模做不上去,利润也上不去。农药电商的优势就在于利用互联网快速成交的优势,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同时风险降低,而不是单纯的产品低价竞争。还有,电商模式将农药产品价格降低,可能会倒逼农药行业加快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对整个农药行业的发展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外界说的低价恶意竞争,我们觉得这是一种误解,企业的最终目的都是盈利,亏本的买卖谁都不会去做。之前我们做过一些“特价”产品,其价格已经很接近企业底线,但我们觉得这还不是底线,价格还能再低,我们要打造一两个“爆品”,通过“爆品”来引导农民在网上购买农药产品,带动农药电商的发展。
(文章来源:江华 蒋善军 农资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