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因植入新农人
新农人正向我们走来,挟着春风,步履铿锵。一直关注新农人群体的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志雄认为,2013年可以说是新农人元年,新农人群体在这一年以不同于传统农民的姿态闪亮登场。
而在新农人联合会创始人毕慧芳看来,四川是全国首个提出新农人概念的省份,新农人联盟则最早出现在辽宁。
何谓新农人?他们到底因何而来?要走向何处?
从纵深审视,新农人是在与传统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对比中而凸显不可比拟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特质。
按照维基百科定义,传统农民指的是以农业为职业的人,包括以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等自然经济产业为职业的人。自给自足是其主要的经济活动模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其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家庭制是其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指的是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
相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新农人是一种突破。在这个全新时代,农人一词被赋予全新的概念和意义。新型职业农民强调的是对现代农业生产技能的掌握,这是其核心特征。而新农人到底有哪些核心特征或者说核心基因呢?目前正在热议,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新农人联盟发起人“野地里的辛巴”总结出新农人的四大核心价值观:新跨界、新思维、新技术、新流通。阿里研究院分析认为,新农人存在四大共性特征:互联网基因、创新基因、文化基因、群体基因。
半月谈新农人调研小分队结合在各地的调研实际,进一步将新农人群体核心基因概括为四大基因:蓝海意识、生态理念、互联网思维和自组织性。
蓝海意识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分析,新农人有可能成为继上世纪50年代军垦转业、屯垦戍边,文革后期知青上山下乡后农业人口结构变化的“第三次浪潮”,但是又不同于前两次。因为无论是军垦人转业,还是知青上山下乡,大多数人从事农业不是自己的选择,是组织安排的。但如今新农人不同,他们以农为业是自己的选择。他们有一种对农业新市场发掘的追求,即开拓所谓的“蓝海市场”。
清华大学教授沈阳亦将“定位蓝海市场”列为新农人的六大特点之一。
在浙江宁波富叶农场负责人叶凯峰看来,人生的事业要放在具有成长性、前瞻性的事情上,现在介入现代农业,就是蓝海拓荒者。“以精细化的生产过程来强化农产品的绿色、安全,这是很有潜力的朝阳产业。”叶凯峰说,谁先在这个领域占据先机,谁就是未来市场的宠儿。
在立体栽培的蔬菜卖到10元一斤之后,叶凯峰正谋划用手机APP精准营销自己种在“空中”的青菜,抢占现代农业先机。
35岁的刘小愿曾就职于知名外企,做过高管。2010年,他看到蕴藏在农业中的无限商机,毅然辞去工作,回村一头钻进山洞中,开始了山洞种蘑菇之路。
半月谈记者在北京密云县西田各庄镇坟庄村的废弃山洞里,见到了刘小愿。与传统的大棚种植相比,山洞种植的好处可谓多多:不占用一分地,免去大棚生产的高成本;蘑菇生长全靠纯净天然的地下山泉水;不受任何病虫害的干扰等。如此原生态种植,使得这里的蘑菇朵形好、色鲜肉厚、口感细嫩。刘小愿介绍,下一步,他打算利用山洞的空间优势,发展立体种植,届时,收入可实现翻一番。
在江苏省昆山市上昆氏精致农业有限公司,朵朵梨花含露绽放,吸引远近游人前来赏花踏青。而这里出产的蔬果更是网络热销品,常常遭遇抢购。很难想象,将农业经营搞得如此红火的,竟是一位来自我国台湾的心理学博士——黄旭恒。他毕业于哈佛大学,执教于台湾阳明大学。
有人说农业是夕阳产业,黄旭恒对此并不认同。他说:“每个人的每一天都离不开食品,因此农业永远是朝阳产业,关键看怎么做农业。”作为公司总经理,黄旭恒从一开始就为上昆氏制定了高科技种植与观光经营相结合的“精致农业”发展之路。梨要严格实行“计划生育”,3年的梨树只允许结35个梨,以确保品质。
借鉴台湾经验,黄旭恒还在上昆氏展开观光农业的尝试,果树下面都种上了草坪,几乎看不到裸露的泥土。在果林间隙或草地上,看似不经意地点缀着小木屋、长廊、秋千等休闲设施,活似一个休闲度假村。
“深耕”至今,上昆氏开拓了20多个分部,包括5万亩的河北基地和17万亩的重庆基地。“从事农业以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亲近土地、拥抱自然,带来无以言表的身心愉悦。”黄旭恒希望,“将昆山经验推广到其他分部,让更多人认识精致农业的魅力,参与到与土地亲密接触的队伍里来。”
“业态的创新总是通过对固有业态的衔接、新技术手段的运用、新需求的发掘得以呈现、发展。”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吴国强表示,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精致农业、自然农业、智慧农业、城市微农业、一体化农业等新理念的出现,多出自新农人的引领和推进,体现出他们对国际时尚农业的借鉴。
生态理念
美食是骨子里的乡愁。随着城市高速扩张,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加。食品加工和保存技术虽然日新月异,但食品安全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新农人联合会发起人毕慧芳说,新农人要拥有新农人的灵魂,那就是生态自觉,在食品安全链条上必须是“零作恶”。所有在农业产业链条上工作的人,都可凭借生态自觉和爱心、认真事农的善举,成为新农人的一员。
郑翔,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最初的梦想是能坐进实验室,研究农业新技术。可到农村实地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由于年龄偏大、理念陈旧,部分农民依赖使用化学药剂解决蔬菜病虫害,一些先进理念、绿色防控技术难以落实到田间地头。郑翔琢磨着:“我们为什么不能成立一支专业从事病虫防治的队伍?”
在北京市植保站的支持下,2013年,郑翔和10多位志同道合的80后、90后一起,组建了全国第一支蔬菜病虫专业防治服务队——蔬菜病虫防治“飞虎队”。“飞虎队”开出的治虫药方与众不同,常常没有任何化学药剂,尽是像芥末、天然菌类这样的平常之物。用队员们的话说,“一物降一物”,这些看似寻常的东西,其实是大自然赐予的杀虫良药。
起初他们的这些另类做法并没有得到农民的信任,总有人会用怀疑的语气惊叹:“芥末也能杀虫?”队员们决定打造一块样板田,他们在密云县太师屯镇城子村租下了150亩菜田,专门种植人们公认难防虫害的韭菜。
走进这块样板田,处处都是小发明、新亮点。温室里,不仅装有韭菜专用诱杀灯,还请来了寄生线虫帮忙杀灭韭蛆,进行了全程绿色防控。
“飞虎队”专业病虫害防治成果逐渐显露,经延庆县北菜园蔬菜合作总社等多个基地的数百个温室、大棚验证,在他们服务的专业化防控示范区内,病虫害明显降低,每亩增加蔬菜产量300公斤至500公斤。
种最好吃的葡萄,这是浙江台州市天台县“葡萄大王”葛凌腾的追求。为了品质甚至需要牺牲产量。有一年四五月间,一场倒春寒让葡萄挂果不均匀,出现了大小果。员工都说,价格低一点这些葡萄还是能卖出去,但葛凌腾一定要将所有葡萄剪掉。“宁可不卖,也不卖不达标的葡萄。”葛凌腾说。
半月谈记者调研中了解到,一批新农人率先建立了现代化的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当食品质量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标签上的溯源信息(如二维码)进行查询,明确法律责任,从而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杜志雄评价,新农人是一群生态自觉者和产业探索者。他们带着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生产方式转化和生态农业技术运用,引导农民走上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新农人YOYO在博文中留言:转变为新农人之后,收获了一份难得的安宁和恬静。只是每天起床看到新发芽的菜地和愈发青绿的黄瓜,就已经感觉内心充满了力量,这是很久都不曾有的清灵。
互联网思维
在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农人研究报告(2014)》中,互联网基因被视为新农人的最核心基因,是区别于传统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最大不同点。新农人被定义为互联网赋能三农、与三农有机融合的产物,是农民群体中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和众多80后一样,海南新农人吴家元的生活中离不开手机、电脑、网络、微信、微博。2014年5月,海南澄迈县大丰镇出现了大规模的冬瓜滞销,当农户都在为销售发愁时,吴家元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上发布:“让我们来一起帮一帮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白莲的瓜农吧,大家都盼有老板尽快来收购冬瓜,能够少亏点。”
没想到这条微信和微博被大量转发,引起了当地政府和媒体的注意,随即,一场“买个爱心冬瓜,免费送货到家”的扶助瓜农行动在线上线下同时发动。最终,滞销的近万吨冬瓜很快被销售一空。
早在开业之初,四川大唐开心农场负责人唐俊就联合一些当地媒体、自驾协会等共同做一些活动进行营销。唐俊本人也是活跃在四川乃至全国范围的新农人积极分子。以“四川狼哥X9”为代表的唐俊个人微博及大唐农场关联微博粉丝数目前已超过万人。
吉林省昌睿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卜睿说,她现在的绿色猪肉、绿色鸡肉都是网络销售,尤其是通过微信,朋友们互相介绍,帮忙推销。
“野地里的辛巴”认为,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农人,得益于互联网的开放和渗透。新媒体已经成为新农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重要媒介,农业圈的圈子文化在逐渐向产业外扩散。正是由于互联网的赋能,新农人具备了直接对接市场的能力,从而改变了以前农民信息能力薄弱的状况,从产业链的末端开始走向前台。以淘宝网等为代表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和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社交平台,都成为新农人的主要经营平台和重要互联网阵地。
今年48岁的赵辉学的是信息技术,最开始从事的是网络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我最初做的就是农业信息网站,像大田种植病虫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有农民跑到公司来询问一些情况,我一时也回答不了。”于是,他联合农委及电信部门开通了“吉林省12316新农村热线服务平台”,现有专家600余位,每天互动答疑农民的各类问题。6年来,电话答疑累计1200多万个,帮助农民节本增收80多亿元。
“在与农民打交道的过程中,光给他们信息不够,还得帮助他们解决买难和卖难的问题。”赵辉开始借船出海,他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动电商发展,扩大吉林产品销售。据淘宝网吉林大米馆统计,自去年4月8日吉林大米馆上线以来,成交笔数6.8万单,共销售大米510吨,销量居全网大米之首。
“这群人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相对传统老农民,他们骨子里根植着互联网基因,他们善用微博、微信、SNS社区、社交媒体等各类互联网工具和媒介,用来学习、交流、建圈子,甚至搭建网络平台服务、销售各地特色农产品。”农业部市场经济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表示。
张合成说,今天的新农人多数跨界而来,决定了他们的视野和事业方向多数聚焦在营销和流通层面,只有少数新农人亲自涉入种植和养殖环节。也正是跨界带来了不同的视角,近年来的农产品销售事件,其中不少都展示出新农人的新营销思维。
自组织性
“新农人单个是一只只不起眼的小蚂蚁,要实现我们的价值和使命,唯有团结起来组成蚂蚁军团,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共同发展。”全球安全食品联盟发起人武英说。
在浙江松阳县枫坪乡沿坑岭头村,生长着182棵百年树龄的野生柿子树,当地人称作“金枣柿”。每年10月底的收获季节,村民往往凌晨3点多就起床,挑着两担沉甸甸的柿干,走上5个多小时到县城挨家挨户兜售,有时还得在城里住一个晚上才能卖完。
2013年,在一个名为“自然造物”的民间组织推动下,村里的柿干销售一空,并且卖出了好价钱。这家民间组织走访农户,对金枣柿进行溯源、创意和推广。他们从收购来的1万斤柿子甄选出1500斤投放市场,并严格把控品质、包装和物流。终于,一款名为“善果”的天然柿子干成为网上的热销单品。
“新农业的产业链是不健全的,需要一个组织。‘新农堂’就是这样一个促进新农人连接沟通的平台,让每个单体弱小的新农人找到存在感,用小伙伴的力量武装起来。”“农青F4”成员之一钟文彬说。在钟文彬看来,每一个新农人都像是一个孤岛,这个时候,需要有股力量让大家抱团取暖。
2013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长沙等地纷纷组织新农人的线下聚会,一些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新农人代表四处为新农人奔走呼吁,全国各地的80后甚至90后农业从业者,都称呼自己为新农人。
以分享、抱团为特征的自组织性,是网商群体的独特特征,也是新农人的重要基因之一。阿里研究院指出,新农人和热心新农人事业的各界人士通过自组织,已经搭建起一些旨在为新农人交流互助、资源对接的平台,如新农人联盟、新农人联合会、农禾之家等。
基于这些平台,新农人在价值链不同环节之间的协作不断深化,不同新农人在生产、销售、营销、服务等不同环节具有各自的优势,通过自组织的平台组织,新农人可以找到广泛的合作伙伴,把握住更多新的商业机会,从而使得整个价值网络获得多赢。(来源: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