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QQ:3063038005 客服电话:400-819-0345

马铃薯环腐病的发生及其防治

点击数 1781 回复数 2
植保专家王昌贵
擅长领域:水稻
发文数:11
好评数:30
楼主发表于 2014/10/22 19:45:27

 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该病主要侵染马铃薯的维管束系统,进而危害块茎的维管束环,使块茎失去食用和种用价值,对马铃薯生产危害很大。马铃薯环腐病又称轮腐病,俗称转圈烂、黄眼圆。在马铃薯产区均有发生,严重降低产量和质量。马铃薯发生环腐病,一般造成减产20%。严重的减产30%,个别严重的达60%以上。近年来,由于生产中大面积推广感病品种及栽培措施的不得当,使我国北方马铃薯产区的环腐病再次普遍发生,而且具有日益严重的趋势。 

    一、症状识别 

    (一)植株症状 植株症状因品种而异,可分为萎蔫型和枯斑型两种。 

    1、萎蔫型:初期从顶端复叶开始萎蔫,似缺水状,逐步向下发展,叶不变色,中午时症状最明显,以后随病情发展,叶片开始褪色并向内卷,下垂,最后倒伏枯死。 

    2、枯斑型:症状从基部叶片开始并逐渐向上蔓延,叶尖或叶缘呈褐色,后渐蔓延,叶肉呈黄绿色或灰绿色而叶脉仍为绿色,呈明显斑驳状,同时叶尖渐枯干并向肉纵卷,枯斑叶自下向上蔓延,最后全株枯死。 

    有的品种兼有两种症状类型,而以某一种为主。该病的田间表现不是一穴中所有主茎都有上述症状,有时一穴中仅有一个或两个茎发病,也有地上部不显现病症的。 

    (二)病薯的症状 轻病薯表面看不出来。纵初薯块可见从脐部开始维管束半环变黄至黄褐色,或仅在尾部稍有变色,薯皮发软,可见尾部皱缩凹陷,重者可达一圈。严重时,用手挤压病菌,会有乳黄色的菌液溢出,皮层与髓部发生分离。播种重病薯,有的出苗晚,长得慢,多数不能出苗。 

     二、为害状况 

     若病薯切块种植,约有40%不能出苗,能出苗的,在生育初期也出现矮缩病苗,中后期多为萎蔫病株。在田间条件下,病苗高10cm时,病苗可达茎中部;现蕾期已传播到除根以外的各部分。 

    在田间病株陆续表现症状的情况下,现蕾盛期可出现全部病株的50%,开花盛期可达全部病株的99.4%。若马铃薯播种过晚,病株可不表现症状,这是由于气候冷凉的缘故,病薯率只有7%左右。 

    三、发生规律及侵染途径 

    环腐病多在现蕾末期至开花初期发病,病原细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23℃,在土壤中的生活力不能持久。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带菌病薯,种薯的新鲜切面能提供良好的侵染机会。病菌能够在块茎中生存,播种病薯后,病菌随着薯苗生长,传递到地上茎与匍萄茎内。当土温达18℃-22℃时,病害发展最为迅速,但高温能够降低薯块侵染源的传播。 

四、防治方法 

目前已培育出抗马铃薯环腐病的品种,但没有免疫品种,因此通过严格的防病程序生产无病种薯,仍是目前的主要防治方法。 

   1、建立无病留种田,生产无病种薯。当年种植的马铃薯田中,在开花期进行严格的田间检查,选择健康植株,做上记号。收获时,先将做标记的健康种薯单收单贮,供下年留种用。 

 

   2、拔除病株与淘汰病薯。盛花期,深入田间调查,发现病株,及时连同薯块挖除干净,这时降低发病率,有一定效果;种薯入窖时,挑除病薯,可避免烂窖;切种薯块时,发现病薯,及时汰除。

 

   3、切刀消毒。为了消灭切刀上的病菌,在切种薯时,应严格实行切刀消毒。消毒的方法有药液消毒和开水消毒两种。(1)药液消毒:用2%的升汞或5%的来苏儿或者70%的酒精,当切到病薯时,将切刀浸入药液中,消毒5-10分钟后再用。(2)开水消毒:切种薯时,烧一锅(壶)开水,并放入少量盐,将切刀煮沸5-10分钟,待冷凉后再用。这两种方法都能够有效地降低环腐病的发病率。

 

   4、整薯播种。由于整薯外面有一层完整的表皮,没有利于环腐病菌侵染的种薯切面,因此可有效地防止环腐病的发生,避免了切刀传病。根据多年试验,整薯播种的发病率为3%-8%,切块的发病率为10%-19%。另外,整薯播种在我国南方具有抗种薯腐烂的优点,在北方可起到抗旱的作用。多年的试验和实践均已证明,采用15-40g的小整薯播种,既能节约用种,又能防病增产。如果种薯过小,其繁茂性差,影响产量;种薯过大,用种量随之增加,造成种薯浪费。

一花一世界@
擅长领域:
发文数:3
好评数:3
1楼发表于 2014/12/5 16:55:44

谢谢分享,学习了


太阳从东方升起
擅长领域:
发文数:17
好评数:10
2楼发表于 2014/12/5 17:09:48

分析很详尽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