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4年11月1日农一网(www.16899.com)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正式上线,农资电商开始引起农资人的特别关注,11月22日武汉植保会上,辉丰打出“没有电商,没有未来”的口号,并在展厅培训参展经销商、零售商,这一举动开始引爆了“农资电商”。个人针对电商有一下几点看法,欢迎大家拍砖。
一、农资电商为啥能发展起来?
关于农资电商什么时候开始兴起,应该感谢淘宝网(给我们农资人做电商的思维),相信很多公司在淘宝网站上都有“淘宝商城”,起初公司到“淘宝商城”上“卖”产品的真实目的其实是“以零售价或者高于零售价的形式进行产品宣传”,但并不排除真的销售那么一点产品,当然这都是前些年的事情了。
直到2014年“云农场”的上线、阿里巴巴的上市、“农一网”的上线等等,农资电商才真正引起了农资人的重视,原因很简单,淘宝光棍节571亿的销量;阿里巴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当天就募集到250亿美金,造就了一大批亿万富翁、千万富翁,马云一夜之间也成为了内地的新首富,电商--这成了亿万人的关注对象。当然“农一网”在武汉植保会闪亮登场之后,“辉丰股份”也一路飘红。
都说农资人最聪明,别的行业能做电商,咱农资人也来个“农资电商”成了众多农资人的梦想!
为啥以前农资电商不行,现在农资电商能发展呢?
首先、农资人借鉴了淘宝网、支付宝、京东等网上交易的经验,线上交易问题已经可以完全解决。
其次、中国的土地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开始快速地进行流转,土地不再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农民吃饭不再是靠自己生产粮、油、米、面等),而是变为资本运作的生财之道,种植业开始转变为商业行为,那么盈利是商业之本,生产资料将被记入生产成本,追逐超额利润是企业家的本性,当然农资价格也成了其必然考虑的问题之一。网上比价的方便性,网上交易的可靠性,为其提供了可靠的农资采购途径。
第三、以前种田者为386199人员转变为懂技术或有资本雇佣技术人员的经营者,上网交易不再存在“网盲”现象。
第四、以前农资交易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多级经营造成农资价格从厂家出厂价格到消费者手中价格翻数翻的利益驱动,电商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物美价廉的农资产品才真正能够直接到达种植者手中。
二、企业、经销商与零售商的出路在何方?
(一)农资企业的路在何方?
农资企业即工厂,所谓的工厂就是生产东西的地方,在国际化大分工的环境下,作为农资企业,应该通过科技创新、加大研发力度、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当然在今后会有部分企业被淘汰或兼并。
(二)经销商、零售商的出路在何方?
经销商、零售商本身是商人,但是农资领域的商人除了经商还扮演了技术员的本色,正是这双重身份给予了部分人生活的空间。未来农资的激烈竞争将淘汰一部分没有技术、没有服务意识的农资商人,而我们传统的经销商及零售商有实力的可构建植保服务公司,为农场、种地大户进行服务,从而赚取服务费用而得以生存。
三“农资企业员工”的出路在哪里?
此处的“农资企业员工”主要是指“业务员”。现在农资企业的员工来源极其广泛,有学电脑专业的、搞经济管理的、搞马克思主义的等等,真正农学对口的寥寥无几,原因何在?行业门槛太低,只要不是傻屌一个培训3天、背个包就能上阵!(当然农口来源的员工比他们也没强多少)
如此的现状,在未来分工明确、物流快捷、信息流畅的环境下,企业还能养几个?当然很多人也没把跑业务当成终身事业,不行就改行呗!如果真想在这行业长期干下去还真得好好学习学习农业知识,多长长看家本领,未来不妨转变为农业服务部门的员工,靠自己的服务能力混点生活费用!
四、农资电商平台的出路在哪里?
针对农资电商平台,以前多是各个企业自己做自己的,当然农业部门也有为了政绩进行的,还有部分企业自己建平台允许其他企业入驻的。
个人感觉,成功的农资电商平台绝不可能是某个农资企业所建立的,需要有突破农资人思维、有构建平台能力如马云之人的“天才”来进行建立,当然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马云估计是干不了的!
农资电商平台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作为农资电商平台就是个平台,不要掺和其他非分的想法,既做平台又做生产企业是不可能干好的,既然做平台就把平台做成开放型的,使不同生产企业产品在该平台上进行“角逐”,优胜略汰!
2、作为农资电商平台,就要整合国内外优势的企业的产品,而不是谁给钱就能上平台的平台,将假冒伪劣产品将淡出人民的视线!
3、农资电商平台,还要做好产品性能及使用等方面的服务,售后服务将是农资电商平台的关键组成部分,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4、农资电商平台,不可能将农药、种子、化肥、农膜、农机等等涉及农业的生产资料全部放在一个平台上,可以尝试着将一类产品做成首屈一指的平台,方此该平台会存活的更长久!(像“*农场”运行10个来月,除了将肥料运作的勉强还算可以外,其他的产品很多连上架的机会就没有)
本文作者原创,摘录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