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QQ:3063038005 客服电话:400-819-0345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发生与防治

点击数 278 回复数 0
春华秋实
擅长领域:水稻
发文数:10
好评数:3
楼主发表于 2016/7/10 16:34:11


 

近几年来,水淹低洼稻田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发生较重,该病较少见,现将其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  为害症状。

引发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病原菌为一种植物细菌,其细菌在病原学分类上属于欧氏杆菌属,厌气生长,致病类型为软腐,与在大白菜上引起软腐病的致病菌类似。一般在分蘖至灌浆期发生,主要特征为水稻根节部和茎基部变褐,并逐渐发黑腐烂,易拔起,有恶臭。分蘖期发生,先心叶青卷、枯黄,似螟害枯心苗,随后茎基部进一步发黑腐烂,全株叶片自上而下褪绿枯黄,直至整株枯死。孕穗期至抽穗期,病株则自下而上依次枯黄,严重的抽不出穗,形成枯孕穗、半包穗或枯穗。病株易齐泥拔断,洗净后用手挤压可见乳白色混浊细菌菌脓溢出,有恶臭味。

二、  发病规律。

目前对该病的侵染循初步认为,病菌能在病稻草和田间病残体中,以及田边的菖蒲等杂草上越冬,种子带菌也可能为初侵染来源之一。病菌由植株伤口侵入。大田发病一般有3个明显高峰,即分蘖期进入第一次发病高峰,以“枯心型”病株为主;孕穗期为第二次发病高峰,以“剥死型”病株为主;抽穗灌浆期为第三次发病高峰,以“青枯型”病株为主。继后出现枯孕穗、白穗等症状。品种间抗病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有机肥和钾肥缺少,偏施氮肥发病较重;秧苗素质差,移栽时难拔,造成根部伤口,有利病菌侵入,发病也重。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⑴选用抗病性较强品种。

⑵加强秧田管理,严禁长期灌深水,移栽重施“起身肥”,使秧苗好拔好洗,避免秧苗根部和茎基受损。

⑶插秧避免深插,以利秧苗返青快,分蘖早,长势好,增强抗病力。

⑷增施有机肥和钾肥,有显著减轻发病的作用。

⑸轮作,水旱轮作可减轻该病发生。

2、化学防治(药剂防治)。发生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田块立即排干水,可撒施生石灰中和土壤酸性抑制病菌,药剂可选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或20%噻唑锌悬浮剂、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噻菌酮悬浮剂等对水4560公斤喷雾,隔5-7天再喷一次。喷药后灌水,保持静水。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