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及砷化物的特性
砷arsenic,又名砒,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一种非金属。在土壤、水、矿物、植物中都能检测出微量的砷。正常人体组织中也含有微量的砷。本来非金属砷因不溶解于水,是没有毒性的,但是,砷化物,特别是三氧化二砷,却是剧毒的。通常说的砷中毒,实际上是砷化物,主要是三氧化二砷中毒。
三氧化二砷(As2O3)arsenic trioxide,又名砒霜。纯砒霜,色白,无味,易溶于水,溶解度可高达30%。砷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农业上常用它们杀虫、毒鼠和灭钉螺;工业生产中砒及其化合物也常用于毛皮生产中消毒、防腐、脱毛;玻璃工业中用于脱色剂。在造福人类的同时,砒霜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灾难。日常生活中,砒霜常用于他杀或自杀,也有由砒霜引起灾难事故的。
砷进入人体内被吸收后,破坏了细胞的氧化还原能力,影响细胞正常代谢,引起组织损害和机体障碍,可直接引起中毒死亡。如果将砷作用于人体局部,最初有刺激症状,久之出现组织坏死。砷对粘膜具有刺激作用,可直接损害毛细血管。经粘膜(包括阴道)或皮肤吸收的砷及化合物,主要沉积在毛发、指甲、骨、肝和肾等器官。砷与毛发、指甲皮肤的角化组织有亲和力,无论是慢性砷中毒或急性砷中毒,只要其中毒后尚存活1周以上,便可从毛发中发现较多含量的砷。砷中毒一般都是由口服引起的。砷急性中毒的症状有两种类型,即麻痹型和胃肠型。其中尤以胃肠型较为常见。大量砷化物进入体内,可以麻痹中枢神经,出现四肢疼痛性痉挛,意识模糊、谵妄、昏迷、脉搏速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数小时内因毒物抑制中枢神经而死亡。在这种情况下,胃肠道的症状来不及出现或者症状很轻微。这就是麻痹型的症状。在实际生活中这种症状比较常见。砷中毒呈胃肠型症状者,在服毒1~2小时,甚至15~30分钟,即发生剧烈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酷似霍乱或重症胃肠炎,大便也成水样并带血,可伴脱水和休克。一般中毒者在一两天内即可死亡。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砷中毒症状。此外,吸入砷化氢气体也可发生急性中毒,其主要表现为溶血。
病因及危险因素
砷中毒主要是砷化合物引起,其中以毒性较大的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为多见,口服1mg
即发生中毒。砷化合物还可经皮肤或创面吸收而中毒。长期接触砷化物可引起慢性中毒。砷化氢吸入后引起急性溶血。职业性砷化物中毒见于金属冶炼、玻璃、陶瓷、制笔、印染及制药等生产工人。砷中毒亦见于生活性意外事故。
症状表现
急性砷中毒口服后即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大便、混有血液,可引起失水和循环衰竭。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烦躁不安、谵妄、四肢肌肉痉孪、意识模糊、以至昏迷,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急性中毒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发性神经炎、中毒性肝炎和心肌炎。急性吸入砷化合物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喷嚏、胸痛和呼吸困难;三氯化砷对呼吸道刺激性很强烈,可引起咽喉、喉头水肿,以致窒息。全身中毒症状一般较轻。皮肤接触砷化合物可有瘙痒和皮疹。
慢性砷中毒,除有神经衰弱症状外,多见皮肤粘膜病变和多发性神经炎,胃肠道症状较轻。砷化合物粉尘可引起刺激性皮炎,特别在胸背部、皮肤皱褶或湿润处,如口角、眼睑、腋窝、阴囊、腰部、腹股沟和指(趾)间。皮肤干燥、粗糙,可见丘疹、疱疹、脓疱,少数人有剥脱性皮炎。日后,皮肤呈黑色或棕黑色的散在色素沉着斑。毛发有脱落,手和脚掌有过度角化或脱皮。指甲失去光泽,变厚而脆。指(趾)甲出现1~2mm宽的白色横纹,称米氏线,为砷吸收的证据。米氏线是在一次较多量的砷化合物进入体内才出现。砷化合物粉尘对粘膜有刺激,引起鼻咽部干燥、鼻炎、鼻衄,甚至鼻中隔穿孔。砷还可引起结膜炎、齿龈炎、口腔炎和结肠炎。
砷化氢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急性溶血;吸入气体后3~7小时,突然出现畏寒,继有发热、恶心、呕吐和腰酸痛。随即有血红蛋白尿和心悸、气急等贫血症状。1—2天后出现黄疽和肝脾肿大。严重患者在3—12小时出现少尿或无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诊断
急性砷中毒的诊断可根据摄食或接触史,临床出现“急性胃肠炎”、意识障碍、肝和肾功能损害等。急性砷中毒初起应与感染性急性胃肠炎鉴别。慢性砷中毒多表现为皮肤粘膜病变、多发性神经炎、肝功能损害和蛋白尿等。慢性砷中毒应与其它病因所致的临床表现鉴别。指(趾)甲出现米氏线,说明有砷吸收。尿砷超过2.66μmol/L(0.2mg/L)提示有过量砷吸收。发现砷高于0.1mg/100g应视为异常。急性砷化氢中毒根据接触史和临床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因此诊断并不困难。尿砷增高,有利进一步确诊。
治疗方法
急性砷中毒解毒药选用①二琉丙磺钠;②二巯丙醇;③青霉胺。发生肾功能衰竭应及早用血液透析,并可同时应用适量解毒剂,以对肾毒性较小的青霉胺为好,剂量100~200mg,每日2~3次。急性砷化氢引起的严重溶血,根据病情可考虑换血,一次换血量约3000ml。换血过程中应注意输血反应、酸碱平衡、凝血功能等。
慢性砷中毒的治疗:解毒剂应用方法参见慢性汞中毒,此外还可用10%硫代硫酸钠10ml,静脉注射,以辅助砷排泄。皮肤或粘膜病损处可用2.5%二巯基丙醇油膏或地塞米松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