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QQ:3063038005 客服电话:400-819-0345

麻山药病害防治

点击数 2791 回复数 21
植保专家陈营
擅长领域:山药,小麦,玉米
发文数:4
好评数:15
楼主发表于 2014/11/21 19:38:24

        在麻山药生长期,病害防治是各项管理的中心是重中之重。从半架期也就是6月中下旬就要开始第一次用药,杜绝雨季病害爆发。以后一般结合降雨用药,7天一遍,如打药后未降雨可顺延至降雨后及时用药,但是最长不能超过到15天用药一次。一般发病顺序是褐斑病、病毒病,白粉病、炭疽病、疫病、根腐病、花叶病。进入8月份炭疽病和疫病混发并夹杂其他疾病(如根腐病,枯萎病等)造成毁园。其中花叶病注意防治传媒昆虫。

 

       1)炭疽病:为害叶片、叶柄、主蔓、侧蔓。叶片发病先在叶上出现近圆形黑色病斑,病斑周围有黄晕。病斑上出现呈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潮湿时黑点上冒出粉红色粘液。叶上病斑多时,病叶变黄早落。叶柄发病,病斑黑色、梭形,病斑上也产生轮纹状的小黑点,潮湿时小黑点上冒出粉红色粘液。叶柄病斑扩展围柄一周时,病叶不变黄而“青落”。蔓上病斑与叶柄相同,围蔓一周时,病斑以上部位干枯死亡。炭疽病严重的田块,叶落蔓枯,产量锐减。

炭疽病是麻山药生产中为害最严重的病害。病菌主要随上年落地的病叶、病蔓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生长期,在高湿条件下,从底层叶开始,逐渐向上扩展。6-8月多雨年份发病重,干旱年份发病轻。目前,防治炭疽病主要依靠及时喷药。对炭疽病有特效的保护性杀菌剂有: 氯溴异氰尿酸、、炭疽绝、20%噻菌铜等。山药苗高1米左右时要茎叶喷“苯甲嘧菌酯”等1500倍液防病,7天喷一次,连续喷3-5次。。从五月下旬或六月上旬开始喷药,保护性杀菌剂与内吸性杀菌剂交替使用,雨多时7天一次,一般情况下10天一次,干旱时半月一次,全年喷药8—12次,即可控制为害。为了保证药剂防治的效果,必须特别注意喷药质量。要点有三:一是药剂必须喷到叶片背面,只在表面喷药效果很差;二是用水量要足,根据架面情况,每次每亩使用的药液应达到50—150公斤(3—10桶水);三是配药时一定要加助剂,提高药剂的展着性、粘着性和渗透性,可加入0.1%助杀或害立平。

    2)疫病:主要为害蔓基部,皮层变黑坏死,严重时全株死亡。多年的调查证实,麻山药植株死亡主要是该病所致。多雨季节茎蔓基部积水是严重发病的主要原因。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有二:一是改变栽培方式:提倡垄栽,不要沟栽,发病很轻。二是药剂防治:多雨季节茎蔓基部喷药,也有良好效果。植愈对该病有良好预防效果;霜疫克600倍、50%烯酰吗啉1500—2000倍等,对该病有良好预防和治疗效果。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甲托)、苯醚甲环唑(真高)、炭特灵对该病无效。

    麻山药叶部还有几种病害,如褐斑病、轮纹病、叶枯病等。这些病害不会有像炭疽病那样严重,防治炭疽病的”氯溴异氰尿酸”对这些病害也有效果,不需要单独安排药剂,进行防治

除疫病以外,还有一些病害可导致茎蔓基部变黑坏死而致全株死亡。例如,根腐病菌为害可致根尖变黑坏死,造成全株衰弱甚至死亡。炭疽病菌侵害可导致基部(土面上、下)出现黑色斑块,造成植株衰弱甚至死亡;除疫病和炭疽病外其他病害多为零星发生,单独极难导致严重为害,但是联合发病几率很大,危害极其严重。因此,只要在防治炭疽病和疫病时个别进行复配并加大用水量,使药液渗入基部土层2—3 厘米,这些病害即可有效控制,就不需单独灌药防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