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QQ:3063038005 客服电话:400-819-0345

张山峰说电商之四:农资电商到底是不是只蛤蟆?

点击数 16533 回复数 78
shengtainongye
擅长领域:
发文数:1
好评数:5
楼主发表于 2014/12/3 15:26:44

某朋友邀请,写这个帖子,以回应飞红兄的帖子《农资电商:不过是一只充满幻想的蛤蟆 》,首先声明,本帖子只针对飞红兄的贴子,是就农资电商进行交流,并非针对其个人进行抨击。同时,建议每一家想做电商的农资企业都看看飞红兄的帖子,毕竟这是一篇从另一个方面阐述农资电商的一些问题,必须要冷静冷静再说。

原贴:
讲到农资电商得先谈一下淘宝,它本身就没有马云说的那么美。从网上公布的数据就知道,服装类产品61批次就有43批次不合格。羊绒衫只有极少数是羊绒,多数是晴纶兔毛什么的……其它就更不说了。淘宝已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集散地,投诉的重灾区。想起马云说的,在这个信任缺失的年代,电商重拾了信任。心都碎了一地!
国内有关部门对电商的监管是非常缺失的,缺少一些追究责任的机制。群众吃的食品都管不好,更别说技术飘渺的网络。我去淘宝买东西,只有二种原因:一是学习网购,二是价格因素,贪便宜,你懂的。

首先,电商不仅仅是淘宝,淘宝只是电商中一种形式,就如同线下商业一样,既有专卖店,也在百货商场,还有超市大卖场,当然,也有农贸市场,而淘宝就相当于传统的农贸市场、批发兼零售的市场,和武汉汉正街和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一样的,任何个人都可以租个店面摊位卖货。
国家某部门对包括淘宝在内的若干个电商网站进行了货品质量的抽检,对此行为我表示欢迎,虽然发现了很多的假货,而且比例还不低,那么我想说的是,像汉正街和北京动物园市场里的假货会有多少比例呢?而且这个假货究竟是假冒货还是劣质货呢?如果是前者,那么像山寨手机也算是假货了吧?
假货的产生与淘宝没有直接关系,就如同与汉正街一样,淘宝本身对假货是持打击态度的,只要举报,淘宝都会受理的,那么如果你对汉正街的市场管理者说在汉正街里买到假货了,我不知道这些管理者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张三在淘宝上买到假货了,除了向淘宝举报外,还可以通过评价,告诉后来的消费者这是假货,以此来约束卖家尽量不要卖假货,那么如果张三在汉正街买到假货了,他又能做什么呢?他能站在人家的摊位边,告诉后来的消费者,这家卖的是假货吗?
一句话:互联网是现实生活的一个映射,假货与互联网没有直接关系,只是互联网的特点,让假货更加容易被公众所发现,于是大家都产生了一个认为淘宝上假货十分多的假象。同样淘宝的评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假货的经营者产生了一定的约束力,完全消除假货是不可能的,但是至少会降低假货的机率。再者,淘宝的可追溯性,也为执法部门打假提供了更多的交易数据,当然执法部门是否愿意采纳这些数据、是否监管,那就与淘宝没关了,毕竟淘宝只是一个企业,只是一个市场管理者,它没有执法权。
所以说,互联网或者是淘宝,不仅没有促进假货泛滥,反而限制了假货的发展。

原贴说:
做好自己的农资生意,不要让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害死自己,觉得是很正确的。零售商加盟农资电商的服务站不过是沾了一下电商的边,加盟不过是变相的收费。用你的仓库,用你的人马和车辆,还用了你的人脉资源,在你的区域卖他经营的农药,让你先吃下库存,还收了你的现款。

我冒昧揣测,这里指的可能是农一网,是提醒农资零售商对农一网的服务站保持清醒和冷静。对此,因为我对农一网的服务站模式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仅就我所知道的情况进行一下交流。
与农一网合作,如果真的是无利所图,我想零售商也不是傻子。即使农一网采取了很多手段进行掩饰其利用零售商的意图,我想一个两个人会上当,十个百个呢?更何况农一网背后是辉丰等若干家规模较大的农资企业,而且这些零售商首先可能就已经是辉丰的零售商了,零售商们或许将与农一网合作,当作与辉丰的另一种合作方式——绕过经销商,直接采购。
退一万步讲,农一网与服务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市场经济,你情我愿,无可厚非。

原贴说:
因为网络搜索产品资源方便,无数产品集中在屏幕,可以进行简单的对比,网店里总有比你更实惠的价格出现。而且农民普遍没有品牌的意识,只对价格敏感。可以肯定的是,当你把农民教会网购农资了,你的生意就彻底完蛋啦。到时候,你也别指望,他只盯着你的脓一脓二网买东西。就和我们一个样,逛了淘宝再逛京东,再去亚马逊然后逛唯品会,最后苏宁易购聚划算。

飞红兄说得非常对,互联网就是一个跨时空的平台,通过一根网线一个屏幕,可以将所有的商品都集中到一起,大家比比,比什么呢?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质量,让优秀的企业销量更加高,让劣质的商品尽快退出市场。当然,这是理论上电商的特性之一!
至于品牌性,自2012年线下强势品牌入驻天猫之后,淘品牌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即使是电商也不仅仅是比价格,因为网购人群也是消费者,也有着所有消费者所具备的消费诉求,其中品牌追求就是诉求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唯品会能迅速做大并上市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于农民是否讲品牌,我不敢肯定,但是我敢肯定的是,不是所有的农民都唯便宜是从。一袋40KG的化肥如果价格是30块钱,我敢说大部分农民是不会购买的,很简单,一旦是假的,那么庄稼的减产可比省这几十块钱要多得多。再者讲,种植业的经营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这些经营者如果也是唯便宜是从,那么他们的生产肯定是充满着危机的。
最后,互联网让货比三家更加容易,对此,商家也不怕比价,从大数据角度来看,不管是淘宝还是天猫,同样的商品都不是价格最低的卖得最多,不信的话,可能去看看。

原贴说:
表面上看,农资电商只是给产品多了个销售渠道而已。但是电商损害了各个环节的利益,因为价格都透明化了。首先是批发商中枪了,批发价想高一点都瞒不过下游零售商。然后是零售商受伤了,想把产品价格卖高一点,网上明码标价,想卖高也难以为继。最后大型企业也受伤了,没人肯帮你卖了,傻瓜才去做你的终端开荒牛。大家移情别恋,做小工厂的生意去了。反正你不保护我,还有不触电的小工厂支持我们。

电商本身就是消灭暴利的,如何消灭暴利?减少中间环节就是一个重要办法。其实减少中间环节,并不是电商出现之后才有的,传统的企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所谓的渠道下沉,从原来的省代、市代、县代,逐步压缩到直接做到县代,甚至有些企业已经直接做到大规模种植户了。
至于说批发商对零售商进行价格隐瞒,我想零售商也是心知肚名的,也清楚批发商肯定不会10块钱进货,10块钱批出去的,只是加价多少而已,不然批发商喝西北风去?

原贴说: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农资电商时代的故事:冲锋号还没吹响,一些战士(探路者)直接死在前线。因为你的价格已经在网上公开了,大家都不愿意做这个产品了。冲锋号第一次正式吹响,又一批战士倒下了,因为一轮价格比拼下来,总有人承受不了,产品放在仓库里死翘翘(终端又没人肯卖)。冲锋号最后一次吹响,又一批坚强的战士倒下了,这是一批以为能在电商中成为英雄的家伙,已经四脚朝天(因为再低的价格也不可能是最低的),还有更低的价格会冲击市场。最低价格的产品是些什么样质量,里面装的是什么,持有者是什么来头,目前还是个谜。就和江西的水稻桶装药一样,反正是价格低到你心跳加速。看了价格后,我很担心你死不瞑目,就不告诉你啦。

淘宝里有一个名词叫爆款商品,说白了就是以不赚钱、甚至亏钱的价格在卖,为的就是瞬间获得很大的销量,一则拉人气,二则让目标人群体验商品。对于农资电商,也肯定会有若干个爆款商品,而这些商品,在完成了它的使命之后,企业完全可以换个包装,这就成了另一个商品了,就可以原价卖了呀。
同时,我赞成飞红兄的一个观点,就是爆款商品的价格不能低太多,不然消费者会产生质疑的,同时这样的商品也无法完成原本的使命——吸引目标人群,这样的爆款商品是失败的、是错误的。

原贴说:
农资电商掀起的价格战没有胜利者,因农场和大耕户对品牌认知度仍然很低,只会捡“便宜的”“效果好的”买,用工业废水制造的草甘膦效果特别好,加点硫酸后速效更是顶呱呱。最终大型企业慢慢的觉悟,当初自己做电商就是疯子,生产的正宗花生油搞到最后是和地沟油比拼价格,那是什么回事!(快吐血吧!)都怪那些外行的互联网家伙,当初把自己健全的大脑给洗涮坏了。

说起价格战,我不由得想提一下当年的彩电大战,彩电大战由长虹发起,康佳、创维、熊猫等多数国产彩电厂家都主动或被迫参与,最后发起者长虹并没有死掉,反而是熊猫、长城等中小彩电厂家消失了。再说说不久前的快的与滴滴的价格大战,快的和滴滴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至少从数据上是这样的),而其他的打车软件呢?彻底地消失了。还有当年的团购网的百团大战,美团、大众、拉手等几大团购网在百团大战中得到了发展,而中小团购网迅速死掉。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价格大战是行业的一种洗牌呢?假如诺普信、海利尔、杜邦、克胜等大企业同时发起价格大战,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相信死掉的通常不是这些巨头,而更多的是中小企业呢?
当然,我们说的价格大战都是企业的战略性经营手段,而不是弄虚作假、自毁长城的,那只是小企业的价格战手段,而小企业通常是发不起价格大战的。
价格大战不是电商的专利,所以电商也肯定会有价格大战的,不应对此视为洪水猛兽,而是要理性地看待,以及如何在价格大战中不死掉、甚至得到发展。

原贴说:
做电商,产品的质量再好也有风险。做个简单的假设:秋天的干燥季节,用常规的除草剂草甘膦喷在果树下除杂草,结果果树叶子一把把的往下掉。最常见的药害问题终于出现了!那农民会投诉你的呀,你说是不是?如果产品是在当地零售商手里卖出的,几个回合下来,老马识途的他能把事情摆平。但做电商的和人家相隔万里,一不熟悉,二不是亲戚,这种至关紧要的人脉资源忽视了有木有?你标签上写了杂草但没有注明果树下不能施药,你注明果树下不能施药,那又有谁敢买?那好,咱们就等着上法庭见面吧。

飞红兄在这里提醒要做电商的企业们,千万要注意产品质量,因为互联网是典型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至于说药害,我想几乎所有的农药产品和农药经营者都遇到过,药害的产生与农药本身没有太多的关系,除非是大部分用了某农药产品的作物都出现了药害,而事实上药害的产生只是局部和个别的,那么就是使用方法了。司机驾驶水平有限或不注意开车,产生了车祸,我们不能指责汽车生产厂和4S店吧?

原贴说:
农资产品的特殊性,就和医院给病人看病相似的。病人自己给自己把脉,打点滴,搞不好会提早喝孟婆汤见了阎王。你网上卖农药,让他自己掌握用法用量,真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无奈中你又搞个县级工作站给你充门面,其实就是一间零售店装了一部电脑。

飞红兄提的这一点,我觉得是十分有必要的。农药确实是特殊性商品,和兽药、医药一样,在使用的时候必须注意使用方法,不然就会出现没效果或药害。所以零售商最好给农民进行使用的交流,那么交流,是不是必须是面对面的呢?当然,面对面效果往往比较好。如果通过视频、或在线沟通呢?是否也能够达到交流的效果呢?
搞个县级工作站,零售店装台电脑,那真是太好了,至少从理论上零售商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指导了。

原贴说:
互联网决不是万能灵药,农资电商也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企业仿佛得了电商焦虑症,好像不做电商就会淘汰一样。也许不做还不会马上死,一做说不准成了先烈。到时候倒下了,成了小青蛙,大家都出来解剖一下,当经典案例处理。
梦想还是要有,万一实现了呢?这句话你也相信?蛤蟆总归是蛤蟆,幻想着吃天鹅肉当然可以,想飞肯定不行。不信你试飞一下!从墙上往下跳你都不太行,从悬崖掉下就是一块肉饼!
农资电商的终结者。那会是谁呢?我忽然想起了电影《异形》,有着人类的智慧,又有强大生存能力的,还是半人半兽的家伙。也许未来的农资电商就是那样奇异的结合体,反正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互联网和电商绝对不是万能药,企业和产品自身的问题不可能通过电商就能解决的,电商只是商品销售的一种方式,曾经有的问题,通过电商依然会有,甚至会放大!也不是说所有的企业都必须要做电商,但是对电商不能持拒绝态度。比如专一生产氮肥的企业,自己做电商或者不是最好的办法,就如同澡巾企业,它要是开一个淘宝店或天猫店,那么我是不建议的,它可以支持它的分销商或零售商,将包括澡巾、毛巾等在内的商品一起上传到网店中。
至于说将来农资电商会发展到哪一步,俺水平有限,不敢妄加揣测,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都是实现商品的销售、商品的稳健销售!岂有他哉!

农资电商到底是不是蛤蟆呢?我想或许只有等到若干家企业通过农资电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之后才能有定论。但是对于电商,这个已经成为主流模式之一的商业模式,任何行业和企业都不能视而不见,而应该本着理性、冷静的心态去接触,去了解,然后结合自身企业、产品和行业的特点,去制订出一个合理的发展规划,既不冒进,也不保守,既不盲目乐观,也不能遇到挫折就彻底否定,要给自己一个过程,一个试错,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要随时观察、随时调整。

如有用语不当,还请飞红兄多多包涵!

shengtainongye
擅长领域:
发文数:1
好评数:5
1楼发表于 2014/12/3 15:27:42

转载


回复